(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17日报道)“有组织的感觉真好啊!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爱屏教授日前告诉记者,他去年正式成为一名党员,“做研究遇到困难了,也可以找组织谈一谈,都能及时得到帮助。”
近年来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通过实施“四培工程”,将学生骨干培养成优秀党员,将学生党员培养成优秀学生骨干;将教师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,将教师党员培养成优秀学术骨干,夯实了学校党建的基础。
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外语院校。校园里随处可见到外教、留学生,随时可听到多种语言。2001年,该校本科生党员比例大约7.5%,目前达到了25%,其中2011届本科毕业生党员比例高达45%。
在新的时期,外语院校的党建工作该如何抓好?“从落实‘四培工程’着手。”该校党委书记隋广军说,经过近6年的实施,2010年该校“千百十工程”省级培养对象中教师党员达到了73.68%,2011届“广外优秀大学生奖章获得者”中党员比例高达93.75%。
在教师党员队伍建设方面,“抓干部培训,开拓管理干部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培训项目。开展‘十百千万’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、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等工作。”隋广军说,学校党委还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向党组织靠拢,并进行跟踪培养。
近年来,该校积极组织学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、各种志愿者服务等活动,鼓励学生党员参与校团学组织,为学生服务。这些活动使学生党员拓宽了视野,提高了能力,增长了才干。
“‘四培工程’既让党建工作‘落地’,又培养了一支思想坚定、能力出色的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。这对于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同样重要。”隋广军说。
原标题:党建“四培工程”提升学术竞争力
(记者 朱智广 赖红英 通讯员 刘红艳 王晓娜)